“BT+IT”的年代已经悄悄到来。据睿兽分析统计,2022上半年全球新晋独角兽融资金额里,排名第一的是医疗健康行业,融资规模达70.75亿美元,其中有不少都是借由科技的力量在基因和细胞上实现重大突破。

美格基因就是其中一家从南山走出来的“BT+IT”公司。美格基因创始人束文圣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这个生物的世纪晚了10年,但是如今真的已经来临。生物产业不管是国家层面、地方(政府)还是投资界,都在积极关注。”

自2016年成立以来,美格基因专注微生物组学创新技术以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并在今年上榜了深圳市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上榜原因在于评审机构充分认可美格基因对社会经济效益上的突出贡献。

而这个贡献与美格基因的经营理念有关。美格基因将微生物检测和应用技术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借由“BT+IT”的力量探索自然、模仿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从教授到商人,探寻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答案

在专业化程度上,束文圣作为中国环境微生物组学的领军人,常年从事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基本上与微生物相关的环境问题,他大都有所涉猎。他曾主导过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中国重金属异常区的植被特征、人工湿地处理矿山酸性和重金属废水的效能和机理等与微生物和环境治理相关的课题。

2016年,束文圣在同行友人的鼓励下,创立了专注于微生物组学技术的美格基因。他在采访中笑言:“当时老是有朋友请我去他们公司做技术支持,慢慢地我就被他们给‘拉下海’(创业)了。”

此后,束文圣除了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等学术界的身份,又多了一个美格基因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的新身份。现阶段,美格基因将公司总部设立在深圳市南山区,同时在广州、北京、苏州多地设有实验室及办公场地。

对于教授和商人的双重身份,束文圣表示,这两者是紧密相关的,理由是“科技企业的灵魂就在于创新。”同时,他在大学执教期间,从院长助理一路做到了院长,一直都在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同事、学生出去创业,但发现始终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以打通的问题。据他们内部统计的数据显示,在生物学领域,大学及研究所每年的科研成果转换率实则不足10%。

“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也会时不时反思,我们的研究跟社会是不是脱节了?我们的研究成果和产品在社会上究竟有没有用武之地?”束文圣说。

带着这些问题,束文圣决心注册一家企业,使之成为一条连接行业和学界的纽带,亲自探寻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答案。

对于公司的业务,束文圣介绍称,美格基因是一家以BT为主的公司,主要针对微生物组基因测序开展三方面的业务,分别是微生物组科研服务、微生物组检测服务和微生物调控服务。同时,这三块业务依次对应公司的短线、中线和长线目标。对短线和中线目标,美格基因皆已完成布局。

在短线目标上,针对海量数据处理和企业成本控制难两全的问题,美格基因联合华为云开展“微生物组云上云”项目,为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农业、工业、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赋能,解决行业从业者困扰的技术及成本问题。这促使美格基因与IT产生了紧密的联系,目前可为目标客户提供“BT+IT”解决方案。

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个方案是美格基因与华为云合作开发的美格Meta云(MagiMetaCloud)。该平台是微生物组学软硬件一体化服务平台,可对上传至云端的微生物测序数据进行标准或个性化的分析。可以说,在短线小目标上,美格基因已经交出了答卷。


手握“蓝藻芯片”,进军“能源芯片”

美格基因的创新性重点体现在其中线目标上。目前美格基因研发了一系列针对微生物领域的功能基因芯片。基因芯片利用特定微生物或基因的探针序列,与待检测样本中高度复杂的DNA进行杂交配对,从而达到高通量且高度准确的靶标检测。

在基因芯片的系列产品中,应用最早的是Geochip,这款芯片是由曾任职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周集中教授及其团队于2009年研发而出,目前周集中教授也是美格基因的首席科学顾问。值得一提的是,美格基因已实现对基因芯片知识产权的全过程国产化,也就是说,美格基因开发出来的基因芯片从设计、制造到成套设备均实现了国产化。

在基因芯片的系列产品中,蓝藻检测芯片(CyanoChip,后文简称蓝藻芯片)是目前主打的明星产品。在芯片上犹如指甲盖般大小的面积就排布了6万个检测蓝藻基因的DNA探针,这6万个探针是根据目前已知的1000多个蓝藻的基因组设计的,具有物种水平的鉴定分辨率,使之可以在6小时内依靠检测结果分辨出水样中的多种蓝藻以及丰度水平,以便科研人员可以结合其他环境检测数据对蓝藻的爆发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

“蓝藻芯片是国际上第一张检测蓝藻的芯片。而我们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解救‘水癌’。”束文圣说。

蓝藻听起来美丽,但蓝藻爆发却是严重的环境问题,一旦爆发,不仅闻起来有一股腥臭味,并且蓝藻产生的藻毒素对水生动物和人体都有危害,会导致鱼虾类大量死亡,也会令人产生头疼、发烧、腹泻或呕吐等症状。2007年,面积达2400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三淡水湖——太湖爆发过一次严重的蓝藻污染事件。当时除无锡水厂外,其余占全市供水70%的水厂水质都被污染,200万无锡市民生活饮用水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据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公开信息,2020年全年,太湖无锡水域共计打捞蓝藻169.85万吨、水草6.32万吨,产出藻泥8.61万吨。2007年-2017年,江苏省各级财政投入太湖治理的专项资金,以及带动投入的社会资金,已累计超过一千亿元。因此,蓝藻污染被业界形容为“水的癌症”,尽管采用了各种措施,但仍未得到有效的治理。

现阶段,美格基因生产的蓝藻芯片把检测周期从用传统方法的7天缩短至了6小时,从星期到小时,与自然的力量赛跑。同时,蓝藻芯片的检测也更加精准,“好比说,原先是在一堆人里抓小偷,茫茫人海、毫无头绪,但现在框定了一个大致范围,指明有哪几类人是潜在的嫌疑犯。”束文圣比喻称。

蓝藻芯片还只是束文圣中期计划里的已实现的一个“小目标”,也是属于微生物组学里的本手布局。但束文圣还给美格基因来了一招妙手。目前,美格基因正在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等合作一个关于能源探测芯片的项目。

能源和微生物虽然看似两个相隔异常遥远的类别,但像是天然气、可燃冰、煤矿和石油这四类矿藏物质中,都含有高成分的甲烷(CH?)气体。而深海中有一类特殊的微生物对甲烷尤为敏感,“哪怕只是一点点的甲烷气体泄露,都会导致该区域微生物的种群尤其是功能基因丰度发生显著变化”,束文圣指出,因此它们可以作为指示生物。美格基因针对此现象正在研发一种芯片,可以准确捕捉航次经历过的“甲烷代谢基因异常”区域。


脚踏南山,面向世界

对于美格基因长线目标,尤其是在“微生物+芯片”系列的新品研发节奏上面,束文圣的思考是,先保证现有产品达到50%业绩增长的基础,再去筹划新一代的产品研发,并且今后一直都会有中线和长线两方面的技术储备,践行“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策略。

同时,束文圣也在采访中透露称,“目前公司在6年发展的进程里,除2020年以外,剩余年份都实现了50%的业务增量。”但他也谦虚地表示,“由于企业还小,所以我们清醒意识到,完成50%的增长目标是应该的。”

束文圣这番谦逊的态度,也是受到南山区内科创氛围的感染。束文圣在采访中打趣道:“南山区作为大湾区第一‘高富帅’,区内可以充当学习榜样的企业太多了。我只要一抬头看到窗外的高楼并联想到那群优秀的企业,我就一点也不敢自大,生怕自己错失任何一个机会。”

此外,深圳南山区的扶持政策也是美格基因创业路上的一大助力。2021年南山区政府印发《南山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领航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对获得广东省引进创新创业团队、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团队立项的南山区生物医药领域相关企业,在落地方面给予最高资助500万元,同时在房租减免和产业化扶持上分别给予最高资助500万和最高奖励1000万元,最长资助(奖励)5年。

“深圳南山区在政策方面的支持,让我们有底气未来走出大湾区,面向全世界。”束文圣说。

现阶段,虽然美格基因的产品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但是束文圣的目标不止局限于湾区。“深圳是大湾区的一个中心,我们以深圳为圆心向外辐射并布局了广州,接下来还要进军香港,走向世界。”束文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