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业科研工作,先要把自己变成农民,然后才能成为了解农民、为农民服务的科学家。”这是记者初见汤继华时,听到的第一句话。

汤继华,河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从大学、硕士、博士再到工作,从懵懂少年到国内玉米育种研究的佼佼者,汤继华的人生轨迹与玉米息息相关。

在汤继华的学生眼里,他们的老师特别“土”,衣服穿来穿去就那几套,鞋子也经常沾着泥巴,不像科学家。“我的办公室里随时放着行李箱,我的种子可不等人,说走就得走。”汤继华说。

作为作物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原学者,汤继华每年都要三赴海南。12月底去50天左右,3月底去一个月,5月中旬再去半个月,如此往复,才能保证一年种上三代玉米。十几万株玉米全部需人工授粉,从中选出4000个左右的果穗,然后用15父本测交后组配出6万个左右杂交种,再筛选田间表现优劣。一年忙下来,也就能选出五六个好品种,实打实的“万里挑一”。

“你看到的这些差别,其实是由一个基因决定的。通过改变一个基因片段,我们就能让玉米增加10%的产量。”汤继华从标本箱中拿起了光亮饱满的品种玉米。“这是我们培育的豫单888,是适合籽粒机收的品种。”汤继华掰断玉米棒子,把断切面展示给记者看,“芯细、籽粒长,别看个头不大,但我们颇有内涵。”

据了解,河南冬小麦、夏玉米的轮作使夏玉米生产周期面临很大的时空压力,为了不耽误种小麦,很多玉米等不到100%成熟就被收获,用机收籽粒不但破碎率比较高,还容易发霉。“一切研究都要落到老百姓的实际生产中去,要能帮他们解决问题。”近些年,汤继华带领团队瞄准市场需求,调整育种方向,相继申请了10余个玉米功能基因的发明专利,选育出了12个通过国审和省审玉米新品种,并在生产上示范推广。

“我是1994年开始做玉米遗传育种工作,到现在已经将近30年了。”说起做作物研究最大的挑战,汤教授表示是“与天斗”,“2003年我们在海南的试验田遭遇台风‘天鹅’,导致我们所有的实验材料全部被淹死,融汇了多年心血的试验田,颗粒无收。但是没点百折不挠的精神,如何做研究。”汤教授在镜头前微笑着说。

“我常对学生说,一个人一生能做成一件事就够了,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吃苦。”当下,汤继华所带领的团队在玉米籽粒发育与灌浆、主要病害的抗性、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机理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未来,汤教授的团队主要围绕核心种质资源的创新、建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解决黄淮海玉米品种抗病问题、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等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继续寻找让玉米高产、优质并可持续发展的“基因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