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就有无酒不成年、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之说,尤其是在春节等重要节庆日子更是如此。酒在中国人的宴席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饮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交流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不同的人饮酒后的反应各有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身体的不同反应代表着什么?人的酒量又由什么决定?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究。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酒精化学名为乙醇,被摄入到人体后,90%~95%通过小肠吸收后经门静脉的吸收到肝脏,然后通过酶的代谢处理进入人体循环。剩余部分则以原型通过呼吸、汗液、尿液等排出人体。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酒精在肝脏中需要完成三次“变身”,才可被代谢分解为无毒物质排出人体:

第一步:在乙醇脱氢酶(ADH)的催化下,从乙醇氧化为乙醛

第二步:在乙醛脱氢酶(ALDH)的催化下,从乙醛氧化为乙酸

第三步:乙酸在身体中转化成乙酰辅酶A,该物质可进入三羧酸循环进一步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乙醇会削弱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影响人的记忆判断及肢体行动;而乙醛的毒性是酒精的30倍,是饮酒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主要元凶,对肝脏、胰脏、心脑血管等都会造成危害;乙酸也就是“醋”的主要成分,不会对人体产生什么毒害作用。因此,ADH和ALDH的酶活性是影响人体酒精代谢能力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酒量大,说明他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高,酒精代谢速度快,从而使乙醇和乙醛很少在体内积蓄。



脸发白、“关公脸”、出汗、心跳加速

其实都是酒精代谢不足的不良反应!

当人体内ADH和ALDH酶活性都不足时,主要依靠肝脏来进行缓慢代谢,通过体液来稀释酒精,血液将集中到肝脏中帮助解酒,从而导致肢体末梢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脸发白。此类人群,饮酒后对肝脏和心脏的负担更大,如果大量饮酒,发生昏迷、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也更大。

而酒量小、“一杯倒”的人,一般来说是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缺少活性,使得乙醛在体内大量堆积。大量积蓄的乙醛导致未梢血管扩张,体内为了使因末梢血管扩张引起的血压下降能迅速回升,被迫分泌肾上腺素来促使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恢复血压。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喝酒容易出现脸红、胸闷、心跳气短、头痛头晕的现象,其实就是乙醛中毒。乙醛堆积不仅会损害肝脏细胞,长期会引发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癌,还会对胰脏、心脑血管等造成危害。乙醛也已经被国际机构列为I类致癌物。

因此,无论“脸红”或“脸白”其实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提示你应该控制饮酒或停止饮酒。


酒量可以练出来吗?

“酒量基因”早已决定

一个人的酒量主要看酒精在其体内的代谢速度,代谢速度越快,酒量越高。酒精代谢的速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肝脏中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的高低,而这早已被你的基因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目前已知ADH至少有5类7种基因型别,其中ADH1B是机体内重要的乙醇代谢酶。ADH1B基因突变后的酶活性大大增加,纯合突变型ADH1B*2/*2的酶活性比非突变型ADH1B*1/*1高40倍。

ALDH在人体器官和组织中至少有12种,有不同的基因编码,常见的有ALDH1-ALDH4四种,其中ALDH2是人体肝脏催化乙醛氧化的关键酶。ALDH2由ALDH2基因编码,具有遗传多态性。ALDH2基因正常的人,具有正常的ALDH2酶活性,能及时将大部分乙醛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不影响身体健康;ALDH2基因发生突变的人,ALDH2酶活性降低或丧失,不能快速完成乙醛代谢过程,导致乙醛在体内大量聚集,使突变携带者在喝酒后会有脸红等不适反应。

有研究通过群体基因分析发现,ALDH2变异在欧洲人中出现频率较低,但在中国、日本等东亚地区人群中较为常见,因此喝酒后红脸的反应也被称为“亚洲红脸症”。在中国人群中,携带ALDH2突变基因的人群占比将近40%,也就是说,我国近40%的人是不宜喝酒的。


ALDH2基因型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及酒精代谢能力

不同基因型的酒精代谢能力

总之,ADH和ALDH具有多态性,不同ADH和ALDH的组合决定了饮酒时血液中乙醛高峰时期的水平以及酒精消耗的多少,同时影响身体对酒精伤害的反应性。

可能有人仍然认为酒量是可以练的,通过锻炼后酒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实这只是长期频繁饮酒让你的大脑和器官逐渐适应了酒精带来的刺激,但乙醇及乙醛对各个器官带来的伤害是无法逆转的。如果一味地进行酒量锻炼,将造成有毒物质的大量积累,长此以往,将造成肝损伤,同时也会提高消化道癌症的发病风险。


酒量大小,通过基因检测见分晓

为防止过量饮酒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可检测体内酒精代谢酶基因是否存在突变,预测个体酒精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了解自身体内酒精的代谢状况,帮助自己科学有度地饮酒。

酒精代谢能力基因检测是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测序技术、基因芯片等技术,对受检者的酒精代谢能力相关基因如ALDH2基因进行分析,从而对受检者酒精代谢能力作出判断。也有人将其俗称为“酒量基因”基因检测。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医院开展此项基因检测服务,只需要抽取2毫升血液,通过分子诊断技术,即可判断一个人的酒精代谢能力,并根据基因型出具针对性和个体化的饮酒建议。

“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新春佳节之际,阖家团圆,走亲访友,总免不了把酒言欢。然而,饮酒贵在适量。不同人的酒量大小各不相同,饮者要根据自己的酒量量力而行,时刻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切勿逞强而过度饮酒。

美国肿瘤协会(ASCO)建议:女性每天饮酒不超过1份,男性每天不超过2份。1份酒精=1听(341毫升)啤酒,或1杯(142毫升)红酒,或1小盅(43毫升)烈性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男性每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0.5两),相当于啤酒750毫升(1瓶),或葡萄酒250毫升(1杯),或38°白酒75克(1.5两),或高度白酒50克(1两)。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白酒50克(1两)。而孕妇和儿童少年应禁止喝酒。


参考文献:

1. Eng MY, Luczak SE, Wall TL. ALDH2, ADH1B, and ADH1C genotypes in Asians: a literature review. Alcohol Res Health. 2007;30(1):22-27.

2. Edenberg HJ. The genetics of alcohol metabolism: role of alcohol dehydrogenase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 variants. Alcohol Res Health. 2007;30(1):5-13.

3.Thompson A, Cook J, Choquet H, Jorgenson E, Yin J, Kinnunen T, Barclay J, Morris AP, Pirmohamed M. Functional validity, role, and implications of heavy alcohol consumption genetic loci. Sci Adv. 2020 Jan 15;6(3):eaay5034.

4. SAITO, K.; YOKOYAMA, T.; YOSHIIKE, N.; ET AL. Do the ethanol metabolizing enzymes mod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blood pressure?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1:1097–1105, 2003.

5. Jiang S, Tong Y, Zhao R, Xiong G, Qiao B, Li Y. An improved PCR-CTPP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ADH1B Arg48His polymorphism.J Clin Lab Anal, 2018, 32(2):e22268.

6. 张晓敏,刘静,高世超,杨婷婷,王培昌.ADH1B和ALDH2基因多态性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检验学,2019,34(03):271-275.

7. 刘学兵,李毅,陈红辉,张尧,刘连忠,谢爱民,郝伟.酒精代谢与表观遗传[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38(02):103-106.DOI:10.13479/j.cnki.jip.2011.02.017.

8. 哈斯图雅,毕力夫,苏秀兰.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05):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