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倾向真的会遗传吗?基因能否决定一个人善恶?

日前,微博一则视频引起热议。暴躁、易怒、破坏家具、攻击亲属,短短两分钟的视频中,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表现出了令人惊悚的行为。评论区有人指出,这个孩子可能存在“超雄综合征”,甚至有人将其描述为“刻在基因里的恶”。

无独有偶,在此事之前,小红书一则类似的消息同样引起网友的关注。一位孕妈用户分享的信息显示,他的孩子羊水穿刺结果显示性染色体基因型为“XYY”,即超雄综合征的一类。评论一水儿的建议其抓紧时间打胎,甚至给想要留下孩子的孕妈贴上“愚蠢”和“自私”等标签。

基因真的会导致犯罪?一条染色体何以成为“万恶之源”?


01

被误会的“天生杀人狂”

超雄综合征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染色体疾病,在所有男性染色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克氏综合征。超雄综合征患者身材较正常人群高并且更细长,患者头围往往也大于正常人群,部分超雄综合征患者可能合并其他临床特征,如眼距轻度增宽、宽鼻梁、低位耳、轻度颧骨部脂肪堆积等。尽管有少部分患者存在尿道下裂、睾丸过小等症状,但绝大多数时候这些变化并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有统计学数据显示,男性婴儿中,超雄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1/1000。尽管有研究结果认为,此类患者的智商中位数较正常参考值下限值低10~15分左右,并会存在一定的认知表现差异。但在真实世界研究中,此类患者却往往因出生及生长发育期无特征性临床症状而被忽略,在未进行常规基因筛查的患者中,超雄综合征被诊断的中位年龄是17.1岁。

XYY综合征患者存在犯罪倾向的说法,最早起源于英国遗传学者帕特里夏·雅各布斯。1965年,这位学者在其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假设,即“携带XYY基因的男性更容易成为罪犯”。但实际上, 由于调研的样本数量过少,且甚至没有一套称得上“严谨”的逻辑。这一假设在诞生后没多久就被同行彻底否决了。

但出于对热点的狂热追寻,该理论在媒体圈受到了狂热追捧。恰逢该理论发布的次年,美国出现了一位名为理查德·斯佩克的杀人狂,在1966年7月14日残忍虐杀了8位女生。律师为帮助其脱罪,故意编造斯佩克存在超雄综合征相关的精神病史,虽然最终的基因筛查并没有支持这项辩护证据。但XYY综合征与犯罪的密切联系却被媒体彻底坐实。

为了弄清真相,两位行为学研究者Laura Re , Jutta M. Birkhoff对过去50年内所有关于XYY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最终在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杂志发布结论,目前没有任何值得关注的证据表明,超雄综合征可能会导致患者成为反社会人格或者异常个体。


02

疾病与犯罪

在很长时间当中,人都认为某些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与犯罪的存在密切关系。直到现在,仍有观点认为大脑的前额叶、杏仁核、岛叶等部分发生异常时,可能导致患者本人出现自控能力或情感体验方面的障碍,继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出现。2010年,知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禁闭岛》就隐晦的描述了使用外科手术治疗精神病罪犯的故事。而故事中所暗示的前额叶切除术,是诺贝尔医学奖难以抹去的黑历史。

医用胶带盖住的前额叶切除术切口

事实上,大众认为犯罪与精神疾病存在联系的原因,可能不在医学界,而在司法界。20世纪后半页,美国出现过大量以精神疾病为理由来尝试脱罪的恶性罪犯,其中不乏成功者,比如曾在1981年刺杀美国总统里根的约翰·辛克利,就因被认定精神病而免于服刑。类似案例的频繁出现,使得精神病与恶性犯罪的关联愈发密切,但医学界一直缺乏对这其中因果性的明确证据。

刺杀美国总统后以精神病为由脱罪的约翰·辛克利


03

基因检查仍然必要

不过,尽管超雄综合征患者有犯罪倾向是无稽之谈,但患者的生活在某些情况下仍然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比如大部分XYY染色体男性也可以进行生育,但其生育过程却需要辅助生殖技术的深度参与。

我们知道,性染色体为XY的正常男性,其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后,会形成仅携带X或Y染色体的单倍体精子,与卵子的X染色体结合形成性染色为XX或XY的正常受精卵。但XYY综合征患者理论上可以产生X、Y、XY、YY四种染色体。前两种染色体可以形成正常基因的后代,但后两者则可能导致超雄综合征的遗传(XYY),甚至导致克氏综合征(XXY)。而与超雄综合征相比,克氏综合征患者往往外在体貌特征也表现为男性,但有概率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器过小、语言、学习或阅读障碍、四肢比例失调、中年糖尿病或骨质疏松,且绝大多数克氏综合征患者没有正常生育能力,需要辅助生殖技术才可能进行生育。

对于超雄综合征患者来说,为提高生育成功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可以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并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并在妊娠期间定期进行检查,来保证后代的正常染色体表型。而对于已经确诊XYY的胎儿,就需要父母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医生意见自定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