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小说《鬼吹灯》的朋友,想必对神秘的 “九层妖塔”都不陌生。其实古墓“九层妖塔”并非是完全虚构的艺术创造,它是有现实原型的——今青海省都兰县热水墓群中规模最大、内设九层的一座金字塔状古墓(“血渭一号”墓)。

拥有200余座墓葬的热水墓群中都长眠着谁?独特的墓葬形式又属于哪个朝代哪个族群?近日,我校社会与人类学院王传超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副教授团队联合在iScience上发表题为“Cultural and demic co-diffusion of Tubo Empire on Tibetan Plateau”的研究论文,解开了“谜团”。

研究成功测序唐代吐蕃时期热水墓群哇沿水库遗址中的10例古代个体全基因组序列,解析吐蕃古人的遗传结构,不仅实证了吐蕃族群属于汉藏人群的论断,还还原了吐蕃政权在青藏东北缘人群和文化共扩张的发展模式,为揭示中国首次发现的吐蕃墓葬群——热水墓群相关人群的遗传信息的这一“藏地密码”提供了科学分析依据。

▲青海都兰哇沿水库遗址示意图及考古现场图

经《青海都兰哇沿水库2014年考古发掘报告》(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考证及有关考古研究,青海都兰哇沿水库遗址整体面貌以吐蕃文化为主,同时受到了中原汉文化与西域文化的影响,其中的20余座墓葬及近700件遗物均为唐代吐蕃时期遗存。但该遗址发掘至今,墓葬人群来源及族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对于吐蕃人群来源、文化传播模式的研究等,学界却鲜有涉及。

吐蕃古人到底属于“汉藏”还是“鲜卑”,亦或是来自于“印度”?作为中国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吐蕃王朝如何延续两百年的扩张壮大,实现“家大业大、人丁兴旺”?……

历时一年多,王传超与合作者团队利用古基因组学技术,同历史学、考古学、古环境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跨学科交叉合作,成功测序遗址中距今1202-1380年的10例古代个体的DNA,从全基因组层面解析了吐蕃古人的遗传多样性和形成历史,打开了认识吐蕃与汉藏语系人群演化历史的“另一扇窗”。

“文成公主进藏是唐蕃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开启了汉藏团结友好的大好局面,其实吐蕃与汉藏人群自古是一家,都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古代农业人群。”王传超说。当前学界关于吐蕃民族来源存有颇多争议,除了古汉文史籍的古羌人西迁形成吐蕃之说外,还有说法认为吐蕃是鲜卑族之后,以及吐蕃先民来自印度的“南来说”。

研究发现,样本中的9个古代个体拥有与现代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群非常相似的遗传成分,主要都是来自于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通过对吐蕃墓葬人骨进行古基因组分析,揭示吐蕃人DNA之中的族群奥秘,我们从遗传学上知道了吐蕃人来自哪里、是怎样的一群人。”

研究团队从生物学角度实证了吐蕃属于现代汉藏人群的说法,有力反驳吐蕃族群外来说和企图割裂“中华民族自古是一家”的妄想。“我们最熟悉的97版《天龙八部》电视剧中吐蕃国师鸠摩智的经典形象,尤其是那大耳垂和卷发的影视艺术创造,与实际的吐蕃人样貌是有很大出入的。”王传超笑着说。

研究还发现,9例样本是已有研究发现中带有相似遗传成分的古代基因组中最东北缘的个体,反映了吐蕃人群向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迁徙扩张活动。值得注意的是,1例古代个体出自竖穴土坑墓,该墓葬类型在同时期的中亚和阿尔泰山区域较为常见。这1例与其它9例遗传成分相距甚远,但与同期的欧亚大陆草原游牧人群拥有相似的遗传成分,表明了青海都兰与中亚可能存在人群交流互动。

综合已有考古证据,研究团队认为吐蕃政权的壮大发展不仅只是人群的迁徙流动与地域的扩展,更有文化间的传播与紧密交流。“吐蕃政权的向外扩张,不仅是族群占领一方之地,还播撒文化的种子,实现了在地‘植根’。同时,吐蕃人‘家门常打开’,欢迎中原汉文化和西域文化使者们的到访。”王传超表示,吐蕃政权在与吐谷浑长期争夺都兰地区控制权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人群迁徙。同时,都兰地区本土文化受到吐蕃文化的影响,并最终被吐蕃文化所取代。

▲王传超教授指导学生开展古DNA实验

对具有代表性的吐蕃古人样本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探索青藏高原人群迁徙和遗传混合历史提供了一个有益切口,也为研究汉藏语系的演化与吐蕃文化发展史等指明了一个新方向。

近年来,大显身手的科技力量已成为当前人文社科研究的新动力、新引擎,“多学科的交叉,不仅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华夏大地上的过去人,关注现代人,畅想未来人;更重要的是,助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成果多点开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王传超说,“本次的研究只是汉藏语系的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冰山一角,未来团队将聚焦古代族群起源和文化演变中的关键问题,更好地了解和保护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