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由世界生命科学大会联合组织主办的2023北京国际生命健康产业跨境博览会暨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在演讲时阐述了他个人对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看法和思考。

关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尹烨看来,科技界呼吁暂停ChatGPT-5的原因在于相关立法没有跟上。

那么,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会怎样改变基因测序行业,基因测序又会如何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在基因检测方面,我国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和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在大会现场对尹烨进行了专访。


ChatGPT核心在于帮助我们大量读懂生命密码

NBD:今年以来,ChatGPT发展异常火热,不过前段时间,马斯克等千人联名呼吁暂停ChatGPT-5。您认为以此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对人类基因研究相关工作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尹烨:我想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它会帮助我们大量读懂生命的密码。

在过去,相关的解读需要医生慢慢看,但现在可以让人工智能去进行解读,就是所谓的智慧医疗,它会成为医生的好帮手。但是人类不能只用AI看病,如果只看程序,医生是感知不到的,所以必须要线下交流。

NBD:华大集团在AI这方面进行了哪些布局,有何展望?

尹烨:我们会在基因组数据上尽可能地增加数据量,让它涌现出应该有的一部分智能,进而去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基因,了解基因,因为要读懂了以后才会用。


基因测序会从“为什么要做”转向“为什么不做”

NBD:人类基因组计划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您认为人类社会今后会因为基因测序发生哪些改变?

尹烨: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有6个:美英法德日中,其中华大基因作为一份子也参加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如今已经不像计划最初启动的时候,当年做一个人的基因测序,项目所花费的资金达到38亿美元。而今天要为一个人做基因测序,基于华大智造DNBSEQ-T20x2测序系统的试剂成本只需要99美元。从目前的公开数据来讲,华大这一指标是领先全世界的。

所以我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基因测序今后会发生从“为什么要做”到“为什么不做”的转变。如今我们国家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覆盖率已经达到40%多,也就是说,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拿到了自己第一份的基因检测报告,这是最关键的。

中国现在的生育率比较低,如果我们不加强相关筛查,例如婚前、孕前、孕期及新生儿等不同时期的检测,就很难保障生育健康。这对于我国的人口状况来说是雪上加霜。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家一定要有检查防控的意识。在我看来,这些检查已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得到普及,其中基因检测很多都已融入大家的生活中了。

NBD:除了生育的相关检查以外,您认为还有哪些检查是当前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的?

尹烨:最典型就是肿瘤筛查。肿瘤只要早期发现,那么相关治疗就不会有太大问题。比如原位癌,只要能做手术,很多情况比如切除结节其恢复的速度可能比感冒都好得快。整体来说,肿瘤只要发现得早,就不是太严重的问题。

当前在肿瘤五年生存率等指标上,我们跟美国之间的差别主要不是体现在医生、药物这些领域,而更主要的是在于美国的癌症病人通常发现得比我们早,他们发现的时候大多是早期,而我们发现时中晚期的比例比较高,这说明大家还缺乏早期筛查的意识。


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避免“卡脖子”

NBD:基因检测属于高科技领域,您认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短板和需要克服的问题有哪些,未来还有哪些发展空间?

尹烨:所有的行业都要先看“根”。对于基因检测这一行来说,“根”就是测序仪这类核心硬件是不是你的,只有核心硬件是你的,才可能引领一个行业的发展。不然就可能遭遇“卡脖子”的情况,这是最根本的问题。目前华大的优势就在于解决了基因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去年,华大智造在美国经历了一场专利诉讼,最终对方赔了我们3.25亿美元的净赔偿款。这就证明我们是尊重科学的,并且是有底层技术的。只有核心硬件是你的,才能保证未来的发展自主可控,这是最根本的。

如今,要评价一个企业是否属于高科技,首先要看它能不能做到高效率和低成本,只要能做到那就是高科技。其本质还是要看核心硬件是否能自造,如果硬件不能自己制造,那就可能会遭遇“卡脖子”。

所以归根到底,中国未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要积极开放场景给到已经具备了领先优势的领域,扩大这一优势。